2021年山東省濟寧市金鄉(xiāng)縣幼兒園幼兒教師招聘/編制考試歷年真題試卷及參考答案
1.幼兒的性別認同一般出現(xiàn)在【】
A.1歲
B.1—1.5歲
C.1.5—2歲
D.2—2.5歲
2.保教結合之所以成為幼兒園教師必須執(zhí)行的工作原則主要是由【】決定的。
A.社會發(fā)展
B.家長要求
C.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
D.個別活動
3.兒童在知道了“白菜、蘿卜、西紅柿”等概念后,再學習“蔬菜”概念。這種學習屬于【】
A.上位學習
B.派生類屬學習
C.相關類屬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4.下列不屬于為幼兒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樂趣的是【】
A.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jīng)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成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和師幼關系
B.利用走親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機,鼓勵幼兒與他人接觸和交談
C.鼓勵幼兒參加小朋友的游戲,邀請小朋友到家玩,感受到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D.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5.冬冬喜歡畫貓,但他畫的貓常常眼睛特別大,軀干特別小,嘴巴耳朵更是小得幾乎看不見,完全不合常理。對此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A.這是因為幼兒想象力豐富,比成人更善于想象
B.這是因為幼兒認知水平較低,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質
C.這是因為幼兒心理過程具有顯著的情緒性,常常過分夸大感興趣的東西
D.這是因為幼兒的想象具有夸張性
6.喜歡自己歌唱,也喜歡與同伴一起歌唱,并能注意使自己的歌聲與集體相一致。這是【】年齡段歌唱活動的目標。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7.行為塑造和行為矯正的原理和依據(jù)是【】
A.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B.經(jīng)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C.精神分析理論
D.認知理論
8.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理論中,“戀母情結”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
A.口唇期(0—1歲)
B.肛門期(1—3歲)
C.性器期(3—6歲)
D.潛伏期(6—11歲)
9.《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教育目標較多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匯,這表明幼兒園教育強調【】
A.知識取向
B.情感態(tài)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10.按照《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的要求,幼兒園班級規(guī)模不宜過大,大班不超過【】人。
A.20
B.30
C.35
D.40
11.由過去經(jīng)驗和習慣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tài)是【】
A.定勢
B.定義
C.變式
D.同化
12.下列關于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說法錯誤的是【】
A.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和階段性
B.發(fā)展具有方向性和順序性
C.發(fā)展具有平衡性
D.發(fā)展具有個別差異
13.小班幼兒走的動作要求是【】
A.上體正直,自然地走
B.上體正直,上下肢協(xié)調地走
C.上體正直,有精神地走
D.步伐均勻,有精神地走
14.為了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的評價是【】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評價
15.4歲以后被稱為定型期,又稱為圖式期,對這一階段幼兒繪畫指導應【】
A.利用兒童讀物、藝術環(huán)境、藝術品等,豐富兒童審美思維
B.選擇適宜的刺激題材,增強兒童繪畫動機
C.盡量探索、了解的態(tài)度欣賞、解讀兒童的作品
D.除鼓勵創(chuàng)造外,教師無須其他指導
16.直覺行動思維是直接與物質活動相聯(lián)系的思維,又叫感知運動思維。其活動的典型方式是【】
A.嘗試錯誤
B.探試錯誤
C.認知圖式
D.頓悟
17.幼兒社會發(fā)展的評價范疇不包括【】
A.自我系統(tǒng)
B.主體系統(tǒng)
C.道德系統(tǒng)
D.生長發(fā)育
18.能正確辨別基本顏色,但還不能正確命名的年齡階段是【】
A.3個月兒童
B.6個月兒童
C.1歲兒童
D.3歲兒童
19.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下列關于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B.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
C.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D.讓幼兒獨自閱讀對于提升語言能力的效果比讓其與同伴一起看書、講故事效果更好
20.制定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主要依據(jù)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
A.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
B.國家政策
C.教育方針
D.社會要求
21.下列關于幼兒的腸道功能說法錯誤的是【】
A.吸收能力強
B.消化能力差
C.腸的位置固定較差
D.消化能力強
22.最早研究幼兒游戲的教育家是【】
A.金納
B.奧蘇貝爾
C.盧梭
D.福祿貝爾
23.幼兒園課程評價中,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類型劃分的主要依據(jù)是【】
A.評價主體
B.課程評價的方法
C.評價的功能和進行的時間
D.評價的參照體系
24.以下有關雙語教育的論述,合適的是【】
A.教師日常生活與教學中,同時使用普通話與紹興話是屬于雙語教育范疇
B.教師只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第二語言,在日常生活與其他活動中不使用第二語言沒有違背雙語教育的基本要求
C.在同一教育機構中,學習者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并通過兩種語言學習其他知識是雙語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
D.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一直在一種外語環(huán)境中,母語被排除在幼兒的活動之外是屬于雙語教育的范疇
2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句話表明了家庭教育的【】的特點。
A.率先性
B.密切性
C.終身性
D.生活性
26.在大班幼兒銜接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了“小學調查園”的主題墻。這主要是為了【】
A.激發(fā)幼兒良好的入學動機
B.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
C.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D.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7.莉莉比軍軍高,但比芳芳矮。這反映了“量”具有【】
A.相對性
B.絕對性
C.模糊性
D.傳遞性
28.將活動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中,這里的活動是指【】
A.游戲
B.課程
C.幼兒自選的活動
D.保育、教育活動
29.不管外包裝怎么改變,兒童不用去嘗,依然能判斷糖是甜的,這反映了兒童的【】
A.思維具有邏輯性
B.言語概括能力的發(fā)展
C.知覺的恒常性
D.想象力的發(fā)展
30.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組織原則有【】
A.審美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實用性原則
B.審美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目的性原則
C.審美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教育性原則
D.審美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實踐性原則
參考答案更多資料請聯(lián)系微信/QQ:10620696
本人從事幼兒教師招聘編制考試工作8年以上,總結和整理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幼兒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和資料,該資料來自各地的幼兒教師編制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考試試卷中,在加上我們老師團隊的整理和各種渠道得來的資料。內容可以說十分精煉,可謂是一份不可多得珍貴的教師招聘考試寶典資料,所有資料含有答案。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出現(xiàn)率非常高,適合教師招聘、編制、特崗、進城、職稱等考試。本人敢保證你只要記住這份資料,你將會有99%的幾率通過考試。如果需要可以聯(lián)系本人微信/QQ:10620696
你可知道——別人用這個資料就考過關了!
你可知道——整理這個資料需要花多少精力
你可知道——可以為你節(jié)約多少時間!
你可知道——有了這個資料可能給你帶來什么!
你可知道——沒這個資料你可能失去什么!
推薦復習資料:
1.幼兒教師招聘考試復習筆記(核心考點)
2.幼兒教師招聘考試高分題庫(上下冊)
3.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大全
4.幼兒教師招聘考試考前卷(A、B卷)
5.幼兒教師招聘考試專項訓練(案例分析、活動設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