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津南區(qū)中小學美術(shù)教師招聘/考編制(入編)考試真題試卷
一、單項選選題
1.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qū)W生提出問題,師生交流互動,并通過對話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得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是【】
A. 講授法
B. 討論法
C. 演示法
D. 實驗法
2.《干草車》的作者是【】畫家康斯太勃爾。
A. 英國
B. 意大利
C. 法國
D. 荷蘭
3.我國的裝裱技藝歷史久遠,早在明代就有專著系統(tǒng)地論述了書畫的裝裱技藝。這本專著是【】
A. 《裝裱》
B. 《裝潢志》
C. 《論書表》
D. 《道子墨寶》
4.從【】方面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①結(jié)合課程目標 ②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 ③分析學生情況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
5.在《義務教育美術(shù)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設(shè)計·應用”學習領(lǐng)域的兩個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形成學生的【】
A. 設(shè)計意識
B. 審美意識
C. 探索意識
D. 創(chuàng)新意識
6.力主“作畫貴有古意”,認為運筆技術(shù)書畫同法的元代畫家是【】
A. 趙孟頫
B. 高克恭
C. 黃公望
D. 吳鎮(zhèn)
7.《格爾尼卡》的作者是【】
A. 魯本斯
B. 達·芬奇
C. 畢加索
D. 雷諾阿
8.蘇東坡曾寫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其中,“摩詰”指的是【】
A. 王維
B. 顧愷之
C. 白居易
D. 吳道子
9.在傳統(tǒng)工筆畫的繪制過程中,渲染后在畫上再平涂一層顏色的技法是【】
A. 點染
B. 勾染
C. 罩染
D. 勾填
10.一般寫生時,強調(diào)眼睛要離開物體長度的【】倍以外,如果實際觀察的事物非常高大,視點若仍保持平視,就應該退出物體高的【】倍以上。
A. 1;1.5
B. 1.5;2
C. 1.5;3
D. 2;3
11.以書法入畫,幾十年臨摹石鼓文,中年開始學習繪畫的是【】
A. 吳昌碩
B. 齊白石
C. 徐悲鴻
D. 都不是
12.美術(shù)教師在設(shè)定教學目標時,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①明確希望學生達到怎樣的目標 ②教師對學生傳遞什么信息,學生通過學習會有什么收獲 ③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對教材、課題的選擇有幫助 ④所設(shè)定的目標是否有利于評價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13.已知最早的紙本繪畫《地主莊園圖》出土于【】
A. 吐魯番晉墓
B. 昭通霍氏墓
C. 安岳冬壽墓
D. 酒泉丁家閘墓
14.用“莼菜條”式的線條描繪人物衣袖、飄帶,使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美感,這位畫家是【】
A. 吳道子
B. 閻立本
C. 李唐
D. 梁楷
15.下列選項中,屬于剪紙作品的特點的是【】
A. 造型洗練、夸張,線條明快
B. 有豐富的層次感
C. 強調(diào)色彩對比
D. 內(nèi)圓外方
16.民國時期,在京津地區(qū)云集著一大批著名的畫家,被稱為“京津畫家群”,其中影響最大的是【】
A. 金紹城
B. 齊白石
C. 王夢白
D. 張大千
17.立體派代表人物畢加索的作品是【】
A. 《亞威農(nóng)少女》
B. 《舞蹈》
C. 《風景中的女郎》
D. 《倒立的人》
18.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shù)中,被稱為舉世無雙的東方藝術(shù)寶庫的是【】
A. 麥積山石窟
B. 云岡石窟
C. 龍門石窟
D. 莫高窟
19.歐洲最早的美術(shù)學院建于【】,其中博洛尼亞是最著名的學院之一。
A. 羅馬
B. 意大利
C. 荷蘭
D. 法國
20.客觀物象因與人眼的遠近距離和空間方位不同,會在視覺上產(chǎn)生透視現(xiàn)象。下列屬于正確透視現(xiàn)象的是【】
A. 近寬遠窄
B. 近小遠大
C. 近虛遠實
D. 近短遠長
參考答案更多資料請聯(lián)系微信:3829350
推薦會員套餐復習資料:
1.高分題庫上、下冊
2.考前卷A、B卷
3.真題系列及強化練習更新(電子版)
4.筆記及考點歸納整理(電子版)
本人從事美術(shù)教師招聘編制考試工作8年以上,總結(jié)和整理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美術(shù)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和資料,該資料來自各地的美術(shù)教師編制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考試試卷中,再加上我們老師團隊的整理和各種渠道得來的資料。內(nèi)容可以說十分精煉,可謂是一份不可多得珍貴的教師招聘考試寶典資料,所有資料含有答案。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出現(xiàn)率非常高,適合教師招聘、編制、特崗、進城、職稱等考試。如果需要可以聯(lián)系本人微信:3829350
你可知道——別人用這個資料就考過關(guān)了!
你可知道——整理這個資料需要花多少精力!
你可知道——可以為你節(jié)約多少時間!
你可知道——有了這個資料可能給你帶來什么!
你可知道——沒這個資料你可能失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