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小學體育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
1.根據(jù)肌組織形態(tài)和功能的特點,可將肌組織分為骨骼肌、【 】和平滑肌。 A. 輪匝肌 B. 肌纖維 C. 心肌 D. 斜方肌 2.根據(jù)倒“U”形假說,哪種程度的喚醒水平對運動表現(xiàn)最有利?【 】 A. 低等 B. 高等 C. 中等 D. 中等與高等之間 3.成年人全身有206塊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為【 】兩部分。 A. 中軸骨和長骨 B. 中軸骨和顱骨 C. 中軸骨和附肢骨 D. 中軸骨和軀干骨 4.拋擲實心球練習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 】 A. 速度、耐力、平衡、協(xié)調 B. 力量、速度、耐力、平衡 C. 力量、速度、平衡、協(xié)調 D. 力量、速度、耐力、協(xié)調 5.運動過程中,運動負荷常用的測定方法是【 】 A. 手測脈搏 B. 測肺活量 C. 測血糖 D. 測尿液 6.跨欄跑時,擺動腿跨過欄后積極下壓,【 】落地。 A. 全腳掌 B. 前腳掌 C. 雙腳 D. 腳后跟 7.短跑教學中,教師在距起點十米處設置了一條低于學生身高的橡皮筋,其目的是提高【 】 A. 起跑技術 B. 加速跑技術 C. 途中跑技術 D. 沖刺跑技術 8.新中國成立后,學校體育的發(fā)展主要經歷了【 】個發(fā)展階段。 A. 兩 B. 三 C. 四 D. 五 9.【 】是指描述人體結構相對位置關系或運動中人體各部位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術語。 A. 運動術語 B. 動作術語 C. 基本術語 D. 方位術語 10.兒童少年時期,骨組織中的有機物與無機物之比約為【 】 A. 3:7 B. 4:6 C. 5:5 D. 6:4 11.根據(jù)組織及參加游戲目的的不同,可以將游戲分為娛樂性游戲、【 】、競賽性游戲。 A. 傳統(tǒng)性游戲 B. 自主性游戲 C. 地域性游戲 D. 教育性游戲 12.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的方法有自我感覺法、觀察法和【 】 A. 訪問法 B. 評比法 C. 生理測定法 D. 調查法 13.長期耐力訓練可使機體安靜時心率減慢,其機制是【 】 A. 迷走神經緊張性增強 B. 交感神經緊張性增強 C. 自主神經緊張性增強 D. 感覺神經緊張性增強 14.下列關于隊列隊形的基本術語,說法錯誤的是【 】 A. 間隔是指個人或成隊彼此之間左右相隔的空隙 B. 隊形的縱深是指從第一列到最后一列的縱長 C. 隊列是指所排隊伍的行列 D. 基準學生是指位于縱隊之首或橫隊右翼的學生 15.下面不是一節(jié)體育課課例的主要內容包括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是【 】 A. 課例準備 B. 課例設計 C. 課例的過程描述 D. 課例反思 16.運動密度(又稱為練習密度)是【 】 A. 指各項活動運用的時間與上課時間的比例 B. 指各項活動合理運用的時間與上課時間的比例 C. 指某一項目的練習時間與上課時間的比例 D. 指練習時間與實際上課的總時間的比例 17.“練習者主要是依靠動作的比較與外部反饋來學習,通過視聽信息進行模仿練習,示范與指導對于學習尤為重要”,這是指動作技能形成中的【 】階段。 A. 協(xié)調完善 B. 動作的聯(lián)結 C. 認知定向 D. 動作自動化 18.排球比賽中,發(fā)球是比賽的開始,也是什么的開始?【 】 A. 墊球 B. 防守 C. 得分 D. 進攻 19.在投擲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離和時間與出手初速度的關系是【 】 A. 增加工作距離,縮短用力時間,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 縮短工作距離,用力時間不變,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C. 工作距離不變,增加用力時間,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D. 增加工作距離,增加用力時間,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20.徑賽比賽中,每個項目的第一名成績應有三名正式計時員(其中一人為計時主裁判);在三只正式秒表中,兩只秒表所計時間相同時,應以這兩只秒表所計的時間為準;如三只秒表所計時間各不相同時,則應以中間時間為準;如使用兩只秒表,所計時間不同時,應以【 】作為正式成績。 A. 較差的時間 B. 較好的時間 C. 任意一塊 D. 平均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