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省??谑协偵絽^(qū)中小學語文教師招聘/編制考試歷年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
閱讀以下文章,回答第1~3小題。
①李清照現存的詞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現了與香爐、焚香相關的意象。為何李清照對香爐會如此情有獨鐘呢?這要從香爐的用途說起了。
②專門為焚香而設計的香爐不知最早起于何時,也許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青銅鼎。鼎用于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爐里裝的則是香料,都表達了對祖先和天地的尊敬。香爐真正的成型和發(fā)展,與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每日舉行的敬佛禮佛的過程,就包含了焚香的儀式,這使得焚香的習慣更廣泛地進入大眾生活。到了宋代,焚香已經與烹茶、插花、掛畫并列為當時生活中的“四藝”,成為文化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程序。宋代時,各種香爐除了供皇室、貴族和文人使用之外,也已廣泛出現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了。不但敬神祭祖要用香爐,在廳堂臥室里要點燃香爐,甚至在各種高端的宴會、歡樂的慶典上,也要焚香助興,而一些小型香爐更是成為文人們隨身攜帶的物品。比如宋代的《槐蔭消夏圖》,一個夏日的午后,一人在戶外乘涼,慵懶地躺在槐蔭之下,旁邊的桌子上放著一只香爐,從他愜意的表情中,仿佛可以聞到空氣里的清香。
③在漢朝,有一種“博山爐”已經在皇宮和貴族中流行了,爐體常用金屬制作,呈青銅器中容器豆的形狀。爐子上面有高高尖尖的蓋子,表面裝飾著重疊雕刻的奇禽怪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這種香爐就被稱作博山爐。后來,逐漸出現了青瓷或白瓷做的瓷香爐,香爐的樣子也不再是單一的仙山了。李清照在《醉花陰》中寫道,“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這“金獸”便是做成動物造型的各式香爐。香爐是為了燃香取味,打造得小巧可愛,也可以裝點室內陳設,這些“金獸”就有麒麟、狻猊、獅子、鳧鴨、仙鶴等樣子,看上去一
定很萌。李清照這首詞曲中的“瑞腦”,便是南宋文人焚香時用的香料了。漢朝時期博山爐都是有蓋子的,應該是與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關。在西漢之前,焚香用的都是屈原說的“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的茅香或蕙草,用法是將草葉放置在香爐中直接點燃。草葉燃燒后產生馥郁的香氣,但有個毛病,就是煙火氣比較大,燒太猛了還挺嗆人的,所以得蓋上蓋子。
④漢朝之后?南海地區(qū)樹脂類的龍腦香和蘇合香傳入,香料被制成香球或香餅,在下面放上炭火,高溫將這些香料一點點燙燃起來,香味也很濃烈,煙火卻少了很多,于是香爐在造型上獲得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在做成金獸等造型之外,也出現了各種敞開式的香爐。香爐的廣泛應用促進其自身在宋朝獲得了大發(fā)展,宋代的皇帝都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特別是宋徽宗最喜歡素雅嫻靜的釉色,加上宋代文壇中的古文運動,也追求“文以載道”,反對浮靡的風氣,素雅而簡潔之美成為當時最流行的風尚。
⑤宋代重視金石之學,仿古蔚然成風。出現了各種仿制成商周青銅器的樣子的青瓷,而把它們縮小,便成了各種精致的敞開式小香爐,比如仿青銅鼎、鬲和樽的小香爐,還發(fā)展出高足杯式爐、敞口蓮花爐、鏤空覆蓋式香爐,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可以方便地在室內移動,受到廣泛的喜愛。
⑥于是,追求雅趣的李清照自然會喜歡上當時廣泛流行的香爐了。她將自己的憂傷化作精致的悲情,投射到了一切美的事物上,香爐便與春花、微雨一起,成了李清照最喜愛的審美選擇。但是你會發(fā)現,在李清照的詞曲中,雖然香爐、香煙屢次出現,卻從未提到香枝,在《槐蔭消夏圖》中,也只見香爐不見香枝插在里面。其實線香在明代才出現,在宋代,燃香常用的方法還不是直接點燃,而是透過炭火的焙烤而取其香氣。因此,我們在宋代繪畫中只見形象各異的香爐,卻看不到插在爐中的線香。
(選自方舒《李清照的香爐:沉香玉爐裊殘煙》,有刪改)
1.下列關于“香爐”的解說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香爐是專門用來焚香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當時,香爐與青銅鼎有相同的作用,都是表達對祖先與天地的尊敬的
B.佛教的傳人,使焚香成為大眾的生活習慣,這也促使香爐真正成型和發(fā)展起來
C.宋代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出現了各式香爐,有些小型香爐甚至成為文人隨身攜帶的物品,可見,在宋代香爐的使用具有普遍性
D.早期的香爐爐體為金屬制作,后來逐漸出現瓷質香爐,并且香爐的樣子也不再單一,有了各種動物造型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宋代,焚香受眾面廣,并且適用的場合也多,敬神祭祖要焚香,廳堂臥室要焚香,一些宴會、慶典也要焚香
B.博山爐在漢代流行于皇宮和貴族中,爐體常用金屬制作,上面有高高尖尖的蓋子,表面裝飾著奇禽怪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博山爐由此得名
C.香爐不僅可以用來焚香,小巧可愛的各種造型還可以用來裝點內室,如李清照“瑞腦銷金獸”中的“金獸”即動物造型的香爐
D.由于宋代皇帝都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再加上當時提倡的古文運動反對浮靡的風氣,所以香爐在宋代獲得了大發(fā)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西漢之前,焚香用的都是茅香或蕙草。焚這種香需要直接點燃草葉,但因其煙火氣大,所以香爐上需要有蓋子
B.漢朝之后,因為焚香的方式有所改變,煙火氣較以前少了很多,因此逐漸出現了敞開式的香爐
C.由于宋代仿古蔚然成風,出現了各種仿制成商周青銅器樣子的青瓷,而把它們縮小,便成了各種精致的敞開式小香爐,這也使追求雅趣的李清照喜歡上了這樣的小香爐
D.由最初的點燃香草,到后來的通過炭燒焙烤取其香氣,直到明代點燃線香,這基本上是焚香發(fā)展的歷史
參考答案更多資料請聯(lián)系微信/QQ:202679107
推薦會員套餐復習資料:
1.高分題庫上、下冊
2.考前卷A、B卷
3.真題卷、考前卷更新(電子版)
4.筆記及考點歸納整理(電子版)
本人從事語文教師招聘編制考試工作8年以上,總結和整理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和資料,該資料來自各地的語文教師編制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考試試卷中,再加上我們老師團隊的整理和各種渠道得來的資料。內容可以說十分精煉,可謂是一份不可多得珍貴的教師招聘考試寶典資料,所有資料含有答案。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出現率非常高,適合教師招聘、編制、特崗、進城、職稱等考試。如果需要可以聯(lián)系本人微信:202679107
你可知道——別人用這個資料就考過關了!
你可知道——整理這個資料需要花多少精力!
你可知道——可以為你節(jié)約多少時間!
你可知道——有了這個資料可能給你帶來什么!
你可知道——沒這個資料你可能失去什么?